地震监测预警
关键词:地震监测;地震预警
能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,监测地震发生的仪器称为地震仪器,它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振动记录下来,为地震预警提供参考。值得注意的是,地震仪只能用于测量地震的强度、方向,并不能用于预测地震。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悬挂重物的惯性,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而它保持不动。
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,所以被称为地震谱。曲线起伏幅度与地震波弓|起地面振动的振幅相应,
它标志着地震的强烈程度。从地震谱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各类震波的效应。纵波与横波到达同-地震台的时间差,即时差与震中离地
震台的距离成正比,离震中越远,时差越大。由此规律即可求出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,即震中距。
地震监测
在地震发生前后,对地震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的监视、测量活动叫做地震监测。目前地震监测主要有几种划分方法,一 种是专业与群众之分,指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,前者主要用监测仪器,如水位仪、地震仪、电磁波测量仪等,用来监测地震微观前兆信息;后者则主要靠浅水井、水温、动植物活动异常等手段,来观察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。
我国地震监测预报、震灾防治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已经建立,并实现了地震观测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换代,使地震检测预报能力和水平跃上新台阶。如今,全国采用数字化仪器观测到的数据,实时或准实时传到北京,有效地监视着地下构造活动。这对处于两大板块运动交界处、多地震的我国,社会经济意义尤为重大。
地震预警
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,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,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,以减小当地的损失。之所以能够预警,是因为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, 具有远小于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,当地震发生后,要等-段时间的地震波才能传播到人所在的位置。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。
一般来说,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,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。因此,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,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,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。研究表明,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,可使伤亡率减少14%;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,则可使人员伤亡-分别减少39%和95%。
”地震预警”并非“地震预报”,两者不属同一 概念。 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、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;而”地震预警”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、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,也称作‘震时预警”。
图文源于天目智慧减灾研究院